《现代快报》8月13日报道,家住武汉的谭文富老人,在艳阳天酒店请街坊们吃饭后,将未吃完的打包,竟然意外得到了10元奖金。11日,艳阳天酒店表示,从即日到9月9日,该酒店将拿出30万元,专给桌无剩菜和打包的客人发“节约奖”。
看到这个消息,不由得让人想起,前不久发生在上海的一些饭店的做法:上海市卢湾区的多家饭店新近打出节俭牌,一张餐桌,如果吃剩食物的重量超过250克,消费者将被加收该就餐时段30%的餐费,以减少餐厨垃圾。
同样是鼓励顾客将剩菜“打包”,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,但与上海的那些饭店不同的,武汉的这家饭店剩菜“打包”有奖的做法,则更值得肯定:顾客到饭店吃饭,花的是自家的钱。对于经营者来说,当然是顾客消费得越多,饭店获得的利润越大。而顾客吃剩下的菜打不“打包”,其实与饭店自身的利益毫无关系:顶多饭店当垃圾把它倒掉。现在,饭店因为顾客将剩菜“打包”带走,自己不但没有得到一点实惠,相反还要额外付出一笔奖金。
其实,在剩菜“打包”的一奖一罚之间,显示出的还是饭店经营理念的不同。“打包”有奖,是把顾客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;而对不“打包”的进行处罚,则是一副高高在上的“管理者”姿态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我到你这里就餐,就应当是明码实价。如果剩菜不“打包”,就要被加收该就餐时段30%的餐费,依据从何而来?你作出的单方面协议,我凭什么要执行?
其实,建立节约型社会,反对铺张浪费,饭店作为公共服务行业,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。但是培养顾客的节俭习惯,可用的办法很多,比如就像报道中所说的,武汉不少大酒楼掀起节约风潮那样,点菜时服务员会善意提醒客人,吃多少点多少;店堂内也贴了“请不要浪费”的提示。这样做,不但让顾客很容易接受,也体现了饭店的人性化服务。而对剩菜“打包”有奖,虽然为饭店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,但无形中也提升了饭店的形象,增加了市场竞争力。如此利己又惠人的做法,的确值得推广。